山西“厨师之乡”的年味传承

网络 林晓舟 2020-01-25 10:04  阅读量:6287   

  豆腐焯水,倒油,葱蒜爆香,入虾酱、入豆腐,收汁,出锅。虾酱豆腐这道山西省汾阳市的处所特色菜,厨师韩建义做了30多年,百做不厌,“这道菜最能浮现汾阳厨师的手艺,炒出来‘咕嘟嘟’起泡,人们说这是‘眨眼豆腐’,程度高。”

  1月24日(腊月三十),韩建义仍在饭馆繁忙着。从上世纪80年月的过年前厨师受邀“下户”(去户主家)做饭,到2000年后开始流行在饭馆吃团圆饭,以虾酱豆腐、“盅盅肉”等为代表的汾阳传统菜品,始终承载着汾阳人对过年的等候。

汾阳“盅盅肉”酱梅肉。 受访者供图 摄

汾阳“盅盅肉”酱梅肉。 受访者供图 摄

  “小时候我们尽管玩,或许腊月二十今后,大人们忙着做肉,酱梅肉、排骨、带鱼、小酥肉,放到黑瓷小碗里,汾阳话叫‘盅盅’,然后上灶蒸。”水蒸气和香气弥漫,成了“80后”吕伟挥之不去的春节影象。

  汾阳有着2600多年建县史,交通便利、物产富厚,期间设军、郡、州、府时间约1700年,曾有“秦晋旱船埠”之称,唐朝、明代更有重臣或皇家贵胄定居于此。

  韩建义说,唐朝的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将贵族礼节、餐厨带到汾阳,宫廷御厨、王府家宴与汾阳民间厨师不绝交换,形成一批风味奇特的名菜好菜,而汾商从沿海带回的虾酱也成绩了“虾酱豆腐”这道名菜。

  汾阳对饮食的考究,也一代代传播下来,表此刻每家每户的一饮一食里。《汾阳县志》记实:“汾阳对付饮食小吃,向好考究,家庭妇女,且精于烹调做作……动辄杯盘摆列,酒肉而外,时鲜嘉果,件件毕陈,更有诸般小吃佳宴,轮替上下。”

  在物质匮乏的年月,家家户户张罗“盅盅肉”、传统菜品,这种典礼感也让汾阳人过年的味道浓厚起来。

  1988年起从事厨师行业的韩建义,过年前也常被殷实的家庭请去做“盅盅肉”,“那会儿,我们叫‘走江湖’,主家拿出一块肉,我们要好好筹划,猪油留着炒菜,排骨做成排骨‘盅盅’,五花肉做成酥肉,猪皮留着做皮冻,这也是汾阳厨师的考究”。

  改良开放后,跟着糊口程度的提高,人们开始将大年夜饭定在饭馆。2000年,固然韩建义的饭馆在汾阳第一个提出“春节不打烊”,且逐渐成了内地知名的“过年食堂”,但他知道,内地家家户户做“盅盅肉”的年俗习惯没有变。

期待上锅蒸的“盅盅肉”。 范丽芳 摄

期待上锅蒸的“盅盅肉”。 范丽芳 摄

  2019年头,汾阳被中国烹调协会评为“厨师之乡”。如今,以“盅盅肉”、黄焖排骨、虾酱豆腐等为主的汾州传统“八八宴席”,已成为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代表性传承人,韩建义说,厨艺人传承的不只是做饭的武艺,更是世代汾阳人对年味的影象。

  大年三十上午,吕伟将父亲将做好的“盅盅肉”整齐放好,待正月招待客人,“再把春联贴了,筹备过大年”。(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