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教学管联动 精细化育人

网络 刘洋 2019-03-20 11:56  阅读量:19610   

 
 
中国科大:教学管联动 精细化育人  
 

■本报通讯员 刘爱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师吴善珍打开脑,点击进入“中国科大学工一体化”系统,页面显示,学工部已经将上个月学生的课堂表现、随堂测验数据推送到她的信息端口。作为中国科大一名本科生班主任,吴善珍发现,有一个学生的成绩下滑比较明显,作业也有几次没交,这不符合这个学生的日常表现。她拨通了学生的话。

与此同时,中国科大教务处处长周丛照收到了一条短信,一位学生在是否选择出国方面遇到困惑,想预约作为学业导师的他作指导。这一预约信息也同时推送到周丛照的子信箱。

到目前为止,周丛照已经以学业导师身份为学生做了100多次指导,在他的帮助下,绝大多数学习困难的学生都顺利完成了学业。就在今年,他们其中的一名学生拿到美国大学的全额奖学金。

学业导师是由中国科大学业指导中心聘请、由30多名教授组成的队伍。截至目前,他们平均每年进行约2000人次的学业指导,指导内容涉及学生学习过程的各方面。

学生学业指导中心是中国科大“教学管联动”系统延伸出来的一个增值产品。而“学工一体化”系统也是教学管联动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究竟教学管联动系统是一个什么存在?

关口前移,精准发现

教学管联动系统,从字面上来看,就是“教学”和“管理”通过“信息化体系”连接起来,达成科学管理。

据周丛照解释,第一步,课程助教通过教务处建设的助教管理系统,将学生的作业、到课率、平时测验成绩录入系统,形成学业数据;第二步,学业数据实现共享,学工部主动抓取数据,并将数据分发到各班主任的信息平台端口;第三步,教务处学业指导中心根据数据情况,及时进行学业指导,这就是本文开头的场景。

以往,班主任发现学生学业出现问题时,往往已是学期末。然而,理工科专业课程学习是一环套着一环,等到发现问题再来补救,可能为时已晚。现今,学生开学第一个月的学业情况,班主任于次月上旬就能及时掌握。简而言之,就是将学生的学业管理关口前移。

也有人好奇,仅仅为了将管理关口前移,有必要建立如此复杂的系统吗?

这就要从自主选择专业说起。2012年起,中国科大实现本科生100%自主选择专业,同时也产生一个管理难题。比如,2018年中国科大物理学院招收了200名学生,他们被随机分配到4个班级,每个班级50名学生。同一门数学课,学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设了近10门课程,每一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修当中任何一门。

这50名学生分散在10个不同的课堂,有些课堂分布在不同校区同时上课的平行课堂,班主任分身乏术,很难全面掌握一个班学生的到课和学习情况。而任课教师面对不同学院、不同班级的学生,也没法将学生的信息反馈至每一位班主任。

教学管联动系统解决了这一难题。“如果说人才培养是一个计算机系统,那么‘教学管联动’就相当于其中的信息总线,分布在教务和学工部门的分系统就是总线上的分支,而助教就像系统的传感器。”周丛照解释道。由此,中国科大本科人才培养管理体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

“联动”让数据“活”起来

坊间有个说法,“教务部门和学工部门是天敌”,形象地诠释了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务部门严把出口关,学工部门尽力“挽救”。“在中国科大,教务和学工却是亲密无间的合作关系。”周丛照说,“合作的第一步就是打破信息竖井,让数据在部门间流动起来,再利用数据实现精准指导。”

那么,融合是如何实现的?一句话,就是数据的共享和分析利用。

2014年,中国科大开始构建过程化、精细化管理的教学管联动系统。2015年,教学管联动系统首先在少年班学院试点。两年下来,5个试点班级到课率提升至近100%,学生日常作业提交率、小测验参与率达95%以上,平均GPA3.13。2016年起,教学管联动的学业追踪信息系统在全校推广,本科生整体学业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在高校中,很多部门都掌握学生情况的一手数据,问题却是显见的——没有对数据合理地分析利用,数据是“死”的。刚到学工部的第一年,教师李峰就发现,周丛照有个法宝“善于分析数据”。对于搞数据研究出身的李峰来说,正是“遇见了知己”。

如今,教务部门和学工部门在利用数据分析指导工作方面有了更多进展。仅学业追踪系统全年发放学业异常数据即超过14000条,每月推送学业指导专家数百人次,一年记录班主任学业访谈约6000例。

这些都是悄悄进行的

用数据说话最有信服力。而此前火爆网络的中国科大“隐形资助”做法,就是数据分析和追踪的结果,这也是教学管联动系统协同育人的一个分支。学工部每月开展基于隐形资助的学生生活预警与援助工作,应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全校学生食堂消费情况,生成消费水平预警线,精准关注经济困难学生和消费异常的同学,及时给予思想上和经济上的扶助。

就在几周前,李峰又收到学校后勤集团发来的互动信息。平时食堂打菜的师傅们特别留意,每天有哪些学生总来打相对便宜的菜品和免费汤,工作人员记下学生打菜的时间点,再将数据反馈给学工部。学工部到学校一卡通中心调取相关数据,了解到是哪些学生,再与班主任核实学生的经济情况。如果确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工部门就会把学生的信息更新到家庭经济困难数据库,并于当月给学生发放生活补贴,并在此后关注他的经济情况及时给予资助。

在中国科大,这些都是悄悄进行的。

同样的,在班级里哪些学生受到学业警示,只有班主任和学生本人知道。“这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周丛照说,“要想真正地帮助学生,就要‘以人为本’,不搞‘二次伤害’。大数据追踪不是监控学生,而是通过数据分析,实现科学管理。”

李峰清晰地记得,曾有一位班主任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个学生身后都是一个家庭的期盼,一个学生遇到困难对学校来说只是1/7400,而对家庭来说则是100%。所以更要积极主动工作,因为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中国科学报》 (2019-03-20 第2版 动态)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