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甘肃电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5月12日,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线路工程正紧锣密鼓地开展提前跨越±800千伏天中直流线路施工作业,标志着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能源输送项目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24年,甘肃电网建设共完成投资99.4亿元,超过前两年的总和。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围绕甘肃“七地一屏一通道”的功能定位,落实“四强”行动、“五量”文章、“引大引强引头部”部署,统筹各级电网协调发展,致力于打造品质电网。
4月25日至27日,随着武威北至甘电入浙送端换流站Ⅰ、Ⅱ、Ⅲ回750千伏线路工程1标和3标基础首浇试点顺利开展,甘肃武威北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线路工程三个标段全部完成了基础首浇试点,标志着该工程线路所有标段均进入全面建设阶段。作为“甘电入浙”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配套项目,该工程的建设将有效提升河西走廊新能源外送能力,助力“甘电入浙”战略实施,满足地区新能源上网迫切需求,大力提升地区电网支撑保障能力,发挥西部地区绿色能源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不仅能够优化武威地区的电网结构,还提升了电力外送的可靠性,为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5月8日,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投入运行,这是全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工程、甘肃第二条新能源外送通道。陇电入鲁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中的重大项目,西起甘肃省庆阳市庆阳换流站,途经甘、陕、晋、冀、鲁5省,东至山东省泰安市东平换流站,跨越915公里。该工程于2023年3月开建,至2025年5月8日投运,是“十四五”首个投运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工程采用±800千伏额定电压、800万千瓦额定容量的“双八百”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传输电能,是我国迄今首个一次性全容量投产的特高压直流工程。投运后每年可将甘肃360亿千瓦时以上电量送到山东,其中新能源占比超50%。这既为山东发展注入“绿色动能”,也为甘肃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平添新的引擎。
甘电入浙特高压工程目前正在进行基础施工及提前跨越±800千伏天中直流线作业,宁湘特高压工程目前正在进行消缺验收,计划6月初进行低端调试,8月份工程正式投运;哈重特高压工程目前已完成竣工验收,计划6月份工程正式投运。
5月8日,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配套工程——甘肃金昌水源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线路工程最后一个标段现场,电网建设者正在开展首基基础浇筑试点活动,标志着该工程所有标段均全面开建。
在电网建设中,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积极践行绿色理念,构建生态环保电网,建立环保水保“一卡通”管控机制,明确了27个环保、24个水保关键节点,保障各环节环水保责任和措施落实到位。主动吸纳沿线群众就业,助力乡村振兴。实施以工代赈,促进当地群众就业增收。在金塔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当中,78名农民工经过培训顺利通过安全准入考试,投身电网建设,不仅实现了家庭增收,还掌握了一门新的专业技能。深入融合地域文化,打造具有甘肃特色的电网工程。变电站“一站一主题”,凸显沿线地区独特的文化风貌。750千伏庆阳北变电站“岐黄故里”,秦川变电站“水墨丹霞”等主题设计,成为新时代基础设施与文化传承相互融合的典范。
2025年,甘肃电网在建35千伏及以上工程175项、同比增长29%,线路长度9069公里、同比增长37%,变电容量5925万千伏安、同比增长95%。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将加快陇电入浙特高压工程建设,推动陇电入川工程尽早核准开工。分步实施河西走廊750千伏北通道、南部电网主网架补强工程,加快推动水源等18项750千伏、22项330千伏工程建设。按期建成投产庆阳北至夏州等9项750千伏、8项330千伏工程,为全省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