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者型领导空降山西大学 非一流大学能否逆

网络 admin 2019-02-02 22:37  阅读量:5127   

  一所“落榜”大学的二十年突围

  落选“211”的山西大学,始终在困境中求生存、找出路,几经辗转,为了寻求“中央高校俱乐部”的入场券而突围了20年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徐天

  2018年9月30日,一则破格提拔的新闻,引发了极大的关注。  

  这天上午,山西大学召开干部教师大会,宣布北京大学校办产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黄桂田,出任山西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黄桂田此次到任,是从“正处级”到“正厅级”的破格提拔。为此,山西省委组织部特意发布了一份公示的补充说明。在其中明确指出,从北京大学选派学者型领导担任山西大学主要领导,有利于充分发挥领军人才作用,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校际交流合作水平,带动山西大学实现快速发展。

  山西大学上一次如此频繁地被报道,是在今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14所省部合建大学名单,山西大学榜上有名。而它和河北大学,是14校中唯二的“四非大学”,即非985、非211、非世界一流大学、非世界一流学科。

  显然,今年是山西大学的发力之年。刚刚卸任山西大学校长一职的贾锁堂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山西大学正站在一个新起点上,有新的平台,遇到新的重大战略机遇。如果加倍努力,山西大学会迎来真正的突围。

  事实上,自上世纪90年代落选211工程大学以来,这所中部地区的地方大学,始终在困境中求生存、找出路,几经辗转,突围了20年。

  拿到“入场券”

  百年前,山西大学曾有过辉煌的时光。

  1902年,山西大学堂成立,中西学皆有,是一所新式学堂。到辛亥革命时,国内仅有三所大学堂,分别是京师大学堂(现北京大学)、北洋大学堂(现天津大学)以及山西大学堂。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山西大学堂更名为山西大学校。1931年,又改名山西大学。新中国成立时,山西大学是国内办学规模较大、学科门类齐全、办学水平较高的几所高等院校之一,文、理、工、医、法学院齐全。

  1952年到1953年,院系调整,山西大学工学院的一部分参与成立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一部分并入西北工学院(现西北工业大学),还有四个系独立建院,成为了现在的太原理工大学;医学院成为现在的山西医科大学;法学院归入中国人民大学。剩下的文理两院合并,成为山西师范学院。

  1959年,山西大学恢复建制,并于两年后与山西师范学院合并,仍定名山西大学。随后,“文革”来临,学校发展停滞,直到十年后,这所被拆分又重建的老校,尚得以喘息,与国家一道,恢复生机,步入发展的正轨。

  1995年,国务院批准启动“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每一位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的山西大学相关人员均认为,这是一件影响山西大学发展二十年、甚至还会影响更久时间的事——落选211工程。

  上世纪90年代的山西省,有四项重点工作,挖煤、发、引水、修路。学科建制仅有文理科的山西大学,与从山西大学拆分独立的太原理工大学相比,后者有着极大的工科优势,更符合当时山西省对省属高校服务地方的需求。

  接受采访的人士均指出,作为非部属的高校,山西大学和太原理工大学谁能入选211工程,主要看山西省的推举,而在90年代的大环境下,山西大学落败。

  之后的几年里,山西大学始终在努力求生存、求发展。山西省将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列入重点建设大学,省内分配资源、项目时,总会做到尽量平衡。比如,每年在财政中,分别拨款1000万到2000万给两校,作为重点大学建设经费。

  但作为211工程大学和非211工程大学,前者会获得工程专项资金,省里也会据此配套资金,后者则没有。

  更重要的是,教育部对前者有业务指导的义务,对后者则没有。那时,山西大学与教育部基本没有往来,也不受关注。想要获得教育部的消息,一方面靠省教育厅传达文件精神,另一方面则靠私人关系与教育部相关部门的人往来。

  转机出现在2004年。当时,山西大学得到消息,河南省和云南省与教育部签订协议,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成为省部共建大学。

  什么是省部共建大学,协议内容是什么,对未来发展起什么作用,山西大学并不了解。但与郑大、云大同样都是地方大学,山西大学认为这应该是一个发展机遇,学校立刻派出几名人员,打听此事。

  打听的结果是,2004年初,教育部决定与中西部地区无教育部直属高校的14省(自治区、兵团),各共建一所地方所属大学,以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强化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对高校的支持力度,为地方高校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和更广阔空间。

  教育部省部共建工作研究中心秘书李培凤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时,教育部直属司提出,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和东部地区严重不平衡,且差距越来越大,因此提出了省部共建大学,在每个省选一所学校来支持,且按照常理来说,入选211工程的大学优先考虑。

  曾有媒体采访教育部相关人士,对此事做出了另一种解释。相关人士表示,本世纪初确定建设211高校时,一些学校各方面条件达标,但因指标有限,无法获评,教育部于是以这种方式予以补偿。另一方面,河南省作为高考大省,却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该省多次向教育部提出申请,希望得到援建。而“郑州大学喊得最厉害”,于是,教育部与河南省政府于2004年2月27日签署共建协议,郑州大学成为中国第一所省部共建大学。

  山西大学得知此事后,开始上下跑动呼吁申请。或许是因为山西大学跑动的时机早于太原理工大学,或许是因为山西省为了平衡两校的教育资源,又或许是山西省为了弥补山西大学当年落选211工程的遗憾,最终,山西省与教育部于2005年5月13日签订协议,非211工程大学的山西大学成为省部共建大学。

  自此之后,山西大学每年会获得国家1000万的专项资金,2010年增加到2000万元,山西省同样会给2000万作为配套支持。后来,加入省部共建大学序列的学校逐渐增多,并在22所这个数字上稳定了数年。这些高校除了每年能获得经费支持之外,还能就学校的“十二五”规划接受教育部直属司组织的专家论证。

  李培凤回忆,专家通常是清华、北大这类一流高校的退休校领导,视野开阔。他们对22校的“十二五”规划一一进行论证,并与对方省的职能部门会谈,请省里给予学校更大力度的帮助。

  以山西大学来说,专家向山西省建议,应给予山西大学更多的资金支持。李培凤回忆,后来,山西省给予山西大学的省部共建配套资金与太原理工大学的211工程配套资金相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