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变”彰显组织力 上寨村抓党建促脱贫纪实

网络 王丽 2019-03-01 09:57  阅读量:17652   

  “脱贫攻坚,就是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必须以提升基层组织力为抓手。南上寨村做得很好。”这是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崔巍在扶贫包点应县南泉乡南上寨村调研指导时给予的高度评价。近年来,南上寨村抓住党建带动这个“牛鼻子”,通过提高党支部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真正让党支部强起来、硬起来,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的优势。

  遽变,从三级结对帮扶开始

  南上寨村位于县城南部内长城脚下,属半山区村。行路难、住房难、用水难、娶媳妇难……和其他山区贫困村一样,南上寨村真“难”?截至2015年底,全村精准识别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58户,90人。

  瞄准贫困户心里的期盼,市、县领导把南上寨村作为扶贫联系点,第一时间进村调研指导;帮扶单位把南上寨村作为“责任田”,6项帮扶项目相继落地;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与贫困户签订“军令状”,给贫困群众作出最贴心的承诺;21名县直机关干部“攀穷亲”,与南上寨村的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

  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在各级领导的协调指导下,市民政局投资40万元为村中新打机井两眼,铺设8000米管道,配备变压器一台,为9名考取大学的贫困学生予以1.1万元的资助;安太堡煤矿帮扶50万元助力蔬菜大棚发展和村容村貌提升;应县康尔福药店开展义诊并发放了价值8万元的药品和器械;市文化局为南上寨村配备了价值10万元的健身器材,并开展了送戏下乡活动;县广电服务中心配套帮扶资金3万元,新打深井一眼,组织单位职工为贫困户捐赠棉衣棉被200多件,送去价值1万多元面粉、大米、食油等生活用品,免费安装了闭路电视设备,帮助办理了慢性病接诊卡;乡党委、政府重点在特色产业扶贫上下功夫、做文章,积极争取县扶贫项目资金20万元,新建23.4KW屋顶光伏电站,为贫困户免费提供优质黄豆籽种、肥料种植黄豆200亩,发展特色农业引导群众脱贫,为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名帮扶干部就是一个榜样,一名驻村队员就是一根标杆。“给我们送关怀、送政策、送技术、送项目”,贫困户李福山为驻村干部点赞;“我们村的变化就是从工作队进村开始的。”老党员力希玉为干部驻村喝彩。

  睿变,在支部主动担当中迸发

  “上级帮扶是咱南上寨的福,但也是咱们的‘辱’。我们为什么要人帮扶?我们党支部和党员干部这些年做了些啥?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这是村党支部书记力尚选在党员大会上发出的“三问”。这“三问”敲打着党员干部的良心,更激发了建强党组织的决心。

  党组织强起来,工作着力点在哪儿?党员队伍活起来,先进考量点在哪儿?紧扣“建强组织、建好阵地、带好队伍、引领发展”四个方面,南上寨党支部经过一番阵痛后,向党和人民递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变山变水先变人,变人要变带头人。党支部从自身建设抓起,一是完善制度自我约束,村支书力尚选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的支部议事机制、党员教育机制、党员管理机制和主干考核机制,促使党组织的建设和党员的行动执行到位;二是学习补课自我提升,从“三会一课”到“主题党日”,通过主干带头学、党日经常学、远教深入学,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提高党员的思想素质和致富本领。南上寨村作为试点,还率先成功运行了全市第一家村级智慧党建视频会议系统,在创新党员教育管理上迈出新的步伐;三是公开承诺自我加压,“戴党徽、亮身份”,南上寨村的每一名党员通过自己的承诺和行动真正把鲜红的党旗树起来。#p#分页标题#e#

  建好活动阵地,凝聚民心民力。2018年按照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投资140多万元全面铺开了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投资10.4万元完成村委会院落、墙体整理1460平方米;投资43.1万元完成主街道整合工程,投资22.9万元完成文化健身广场建设,投资15.4万元完成了村庄绿化工程,投资5.8万元粉刷喷涂了墙壁,投资11.8万元完成景观建设及周边整理,特别是市县组织部从党费中挤出资金,建成了平型关战役茹越口守卫战纪念馆,使南上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将组织力转化为生产力,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党支部牵头成立了南上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积极推广“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一是把光伏电站划归集体经济合作社,为合作社注入了第一桶“金”;二是整合新打机井,收回发包的山泉截流,为合作社扩了“容”;三是争取帮扶资金、项目资金,建起了移动大棚,为合作社搭建了“硬”支撑。

  “党支部选好找准了产业发展的路子。村民人人做股东,全村拧成一股绳。”乡党委副书记赵江高兴地总结说,“干部有了威信,党支部的号召力、战斗力增强了。”

  蜕变,在提振群众精气神中凸显

  武淑梅是南上寨村党龄最长的党员,站在村西山坡上,看着面貌焕然一新的南上寨村,笑得合不拢嘴。“党的政策实在是太好了。现在村里打了井、修了渠,建设百亩蔬菜大棚,南上寨人更有奔头了。”

  回想起刚进南上寨村时,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张勇说,当初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们能给我多少钱?”为了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工作队组织结对帮扶干部用心、用情、用力、用脑,与贫困户“一对一”地精确把脉绘蓝图,精准帮扶铺富路。激发引导群众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变“等着给钱给物”为“主动寻富路”。

  55岁的力希飞是村里的贫困户,因患脉管炎多年,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经过近几年市、县、乡三级领导和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他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信心,现在,力希飞已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来添补家用。

  在帮扶工作中,工作队围绕精准扶贫工作部署,以“资助一名贫困家庭在校学生完成学业、结对一个贫困家庭增加收入、帮助贫困家庭一名成员解决就业”为目标,按照“分类施策”的原则,一户户地扶,一个个地帮,做到“因户施策”。

  山还是那座山,地还是那片地,乘着国家脱贫攻坚的东风,在各级组织的关心和支持下,南上寨村已经由一个基础设施非常差的贫困村,变成了一个发展前景广阔的美丽乡村。201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9980元,随着剩余17户33人的脱贫退出,南上寨实现了整村脱贫的目标任务。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