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援手记:一线医护变身氧气“搬运工”

网络 林晓舟 2020-02-03 01:10  阅读量:6387   

  我是广东省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医疗队、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张恒建。

  在湖北省武汉市汉口医院支援期间,进入病房前,我们需要小心翼翼地穿上防护装备。防护装备真的有点“折磨”,口罩把鼻梁压得很痛,护目镜里不知道是雾气凝结的水珠还是我的汗水,成人纸尿裤和防护服让我行动的时候像只“憨熊”。

  但是处于救援一线是没有时间让人感慨的,紧张的工作很快就让我们忘了疼痛与不适。在踏入病房的刹那,所有的焦虑和不安都抛之脑后了。

  科室收治的患者大部分都存在低氧血症,氧需求量高,中心供氧跟不上。看着患者被病毒折磨,因为低氧血症导致呼吸困难而反复呻吟,心里很难受。

  没有特效药,只能对症支持治疗,除了药物治疗,针对这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氧疗是重中之重。但由于使用的床位数太多,中央供氧达不到重症患者的需求,这是身为医生感到最无奈的一刻。

做氧气的“搬运工” 钟欣 摄

做氧气的“搬运工” 钟欣 摄

  但我们不能就此放弃。与当地医院沟通后,我们拿到了40个大氧罐,叫上两位队友,一起扛回来。加上热心人士捐赠的制氧机,这下终于能给患者提供足够的氧供,再自己动手把氧罐和呼吸机链接起来,为患者的生命保驾护航。

  印象比较深的是有一位80多岁的疑似患者,入院的时候呼吸困难,氧饱和度非常低,随时有生命危险的可能。在我们团队的努力下,给予及时、充分的氧疗后,氧饱和度提升至98%的安全水平,为后续治疗提供保障。

  在武汉的战“疫”工作、学习和生活已有10天。坦白地说,自奔赴武汉的那一刻起,我们的心一直就悬着,有焦虑也有不安。

  倒不是担心自己前途命运,而是一心害怕武汉疫情严重和病毒嚣张,害怕穷尽所学所能仍无法为这座城市带来安慰和希望。

  作为一名普通医护工作者,我们为此刻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感到欣慰。看着每一位危重患者转危为安,彻夜不眠的劳累也就不算什么了。

  从入学学医到毕业上岗,不论过去多少年,我们始终为当初的医学生誓言掷地有声从未动摇的自己而感到自豪。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救死扶伤,不辞艰辛。(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