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大地看贺岁(新春走下层·春节文化扫描·贺年)

网络 林晓舟 2020-01-26 07:20  阅读量:17048   

  张灯结彩辞旧岁,龙马精神闹新春。三秦大地上,贺年贺岁的“传统”与“现代”,正红红火火地交叉相融。

  一声腰鼓、一个灯笼、一条视频……这个春节里,陕北大地上,贺年,有老传统、有新气象,甚至有了国际范儿!

  一声腰鼓·影象

  一入腊月,延安的川梁沟峁里,年味渐浓。

  在陕北过年,蜿蜒山径上,秧歌队、腰鼓阵已成为陕北人最暖和的春节影象。

  “秧歌、腰鼓拜大年,就是‘沿门子’,就图个红火喜庆。”说起“沿门子”传统,64岁的山王河村民张征侃侃而谈,“正月敲敲打打,能保四季平安。”

  许多年前,张征照旧小伙子时,也曾是贺年的“绝对主力”。锵锵锣鼓声中,男男女女穿红戴绿,娃娃们一个个小脸冻得通红。秧歌、腰鼓在黄地皮上奔驰开来,尽显新年新气象。

  春去秋来,黄地皮里“沿门子”,祝福了岁岁年年。一转眼,“小娃娃”张军明已过不惑之年,成了山王河村支书。30年时空流转,乡村也“换了人间”:2万多亩退耕地褪去黄沙、披上绿衣,经济林木漫山遍野。富余劳力搞起了“黄土风”腰鼓队,还跨出国门,去过秘鲁、新西兰表演。

  一个灯笼·传承

  西安东郊白鹿原上,82岁的王学坤,编了一辈子竹灯笼。握一把篾刀、坐一个马扎,老人与灯笼结缘了一辈子,看惯了原上过年的喜庆与热闹。

  灞桥孙家沟村的王学坤和侄孙王少波,春节前夕在院子的柿子树下,忙着赶制竹灯笼。破竹、划篾、编织、收口、糊纸……十几道工序下来,一个个精良玲珑的“火葫芦”竹灯,就在爷孙俩手里降生了。

  “在关中风俗里,‘外甥贺年,母舅送灯’。火红的灯笼,是小娃娃正月里最期盼的礼品。”本年40岁的王少波仍记得,儿时去舅家拜大年的场景。“大年头二进了门,挨个给姥爷、姥姥、母舅叩头。红包装兜里,心里还盼着打灯笼哩。”

  白鹿原上,岁岁贺年,辈辈送灯。见证这一幕幕温馨场景的竹编灯笼,已有300多年汗青。若论“原上编灯第一人”,当属“非遗”传承人王学坤;而跟爷爷学艺的王少波,已是王家的第九代传人。

  时代变迁,如今白鹿原上,建起了白鹿仓景区。王少波脑筋活,在景区的“非遗”街上,开了一家“竹编灯笼”铺子,平日里专攻编灯武艺。

  王少波肯琢磨,要给老武艺融入新创意。打量店里的小物件儿,“灯笼台灯”最有设计感,“灯笼花篮”工艺巧,成为年青人贺年贺岁的时髦礼品……

  “时代变,灯笼变,白鹿原也在变。”王少波十分感应,“唯有这竹灯里藏着的贺年祝福,从未改变过。”

  一条视频·新潮

  相机、自拍杆、三脚架……趁着飞曼谷的航班还没到,李希梅又查抄了一遍行李。满怀向往的旅途中,有个“重头戏”——给家里老人录贺年视频,奉上异国他乡美美的祝福。

  前两年,李希梅和丈夫成婚,定居西安。前阵儿刚入冬,身边好几个姐妹打定着春节出国游,听得多了,小两口也动了心思。

  腊月底出发前,伉俪俩回了趟渭南故乡。“赶不上除夕,就提前给爷爷奶奶拜个年。”

  爷爷奶奶,是李希梅最大的牵挂。前些年,她在美国留学时,每逢除夕夜,都惦念着“叮咚作响”弹出动静的家里社交群。视频群聊一开,先给尊长贺年。爷爷奶奶挺新潮,学会了发红包;一帮小辈儿一拥而上,红包个个“秒光”。

  “每次放假返国,我都把本身的留学糊口讲给爷爷奶奶听。”李希梅爱摄影,图书馆里的壁画、海边冲浪的年青人、给美国室友做的暖锅……“爷爷奶奶年龄大了,但对外面世界的憧憬,一点儿都不少。”

#p#分页标题#e#

  如今,老人出国不利便,李希梅便带上相机,用镜头记录路程。“我还想邀请几位华人店家,站在镜头前,用中文奉上新春祝福。”李希梅春节时还建造洋溢着泰国风情的贺年视频,“发归去,爷爷奶奶必定喜欢!”

  “新年新气象,新人新玩法。”李希梅笑言,“传统中国年,也有国际范儿!”


  《 人民日报 》( 2020年01月26日 04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